近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接受了中国《人民日报》旗下《中国能源报》的专访,就上合组织最新工作进展、能源合作成果、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情况等回答记者提问。采访全文如下:
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孙贤胜对话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
携手应对气变 上合正在行动
作为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的权威多边组织,到目前,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已经步入第三个十年,多年来一直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安全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借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说法,“上合组织和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国际组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经历重大演变的当下,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和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强权政治抬头,地缘政治对抗和冲突加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组织作为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被寄予厚望,以期在弥合各国分歧、统筹各国行动上发挥重要作用。上合组织历来重视推动其大家庭成员开展能源、生态、绿色与可持续方面的合作,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行动?近日,就这一话题,上合组织秘书长张明接受了中国能源报“你好,未来”能源金话筒栏目采访。
一、上合组织缘何与联合国并列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
孙贤胜: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正式成立于2001年,实际上肇始于1996年,到现在已经近30年了。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上合组织的历史沿革。
张明:上合组织正式成立于2001年,到现在已经23岁,是个“大小伙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和当时的苏联进行边界谈判,两国关系开始缓和之后,边界谈判的进展也开始加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和中国有边界关系的前苏联国家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方和这四个国家达成共识,边界谈判继续进行。几年之后,五国高质量地完成了所有的边界划定。
为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促进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定,这五个国家做出一个决定,每年五国领导人要进行一次会晤。1996年,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了首次峰会,逐步形成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中国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召开“上海五国”元首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虽然和中国没有边界,也踊跃加入。随后,六国元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除了这6个创始成员国之外,上合组织在2017年第一次扩员,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成员国达到8个。之后又在2022年的撒马尔罕峰会上启动了伊朗加入程序,并在今年的阿斯塔纳峰会(即,今年7月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编者注)上接纳了白俄罗斯加入。现在上合组织一共是10个成员国,除此之外,还有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所以现在形成了一个有26个国家的上合组织“大家庭”。
孙贤胜:这些年来,上合组织不断推动务实合作,坚持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为全球和地区安全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的高度肯定。
张明:2023年9月份我去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了古特雷斯秘书长。在谈话期间,古特雷斯秘书长对上合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上合组织和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国际组织”。
我们都知道,联合国毫无疑问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虽然成员国并不多,但从人口角度看,我们的成员国人口达到33亿,恐怕在任何一个除了联合国之外的国际组织都没有这么多的人口;从地域面积看,上合组织空间共约3600万平方公里,这也是没有任何一个国际组织可以相比的。此外,它的经济总量约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1/4,也是非常可观的。
综合上述几点,古特雷斯先生讲的联合国和上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国际组织,我想是有道理的。
二、上合组织一直把能源合作放在优先地位
孙贤胜:作为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的权威多边组织,多年来,上合组织在推动能源国际合作、确保全球和地区能源供应安全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比较大的成果?
张明:能源合作多年来是上合组织框架内开展合作的优先方向之一。纵观我们的大家庭成员,上合组织既有能源的重要生产国,又有能源的重要消费国;既有能源的出口大国,也有能源的进口大国;同时,在能源贸易中又有重要的能源过境国、输送国。
从能源的结构来讲,既有丰富的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也有丰富的清洁能源,如水能、核能等;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也有着长足的发展,可以说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新能源方面也是走在前列的。
所以从它的发展特征和能源禀赋方面讲,上合组织一定会把能源合作放在一个优先的地位上。
这些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就能源合作也建立了能源部长会议机制,每年会定期召开会议,同时也会安排各类活动,以规范和促进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能源领域合作。
当然能源合作的范围也很广,包括能源的安全、能源的输送安全、生产的稳定,以及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各个领域。可以说上海合作组织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全方位的。
孙贤胜:我去年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国际能源与投资大会,感觉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乌兹别克斯坦组织得也非常好,可以看出来上合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方面确实很深入这些国家。近年来上合组织在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领域也形成一些重要的合作成果,能否分享一下?
张明: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多年来都是上合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特别是随着这个领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上合组织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在增加,大家的共识以及合作也在加强。
上合组织有一个做法,每年我们的领导人会指定一个主题,比如2023年是上合组织的“旅游年”,2024年是上合组织的“生态年”。我想上合组织能把2024年的主题确定为“生态”,可以反映出上合组织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的重视。今年7月份,我们在中国青岛专门就“2024上合组织生态年”举办了一个论坛,大家庭各成员国参与,各方交流经验、互相启发、洽谈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与此同时,我们的环境部长会议机制也早已经建立起来,定期召开会议。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与联合国也在不断地强化合作。
今年2月份,我去肯尼亚内罗毕参加了联合国环境署的年会,期间,还与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署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我想,加强与联合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将会有力地促进上合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深化合作,并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积极影响与作用。
三、全力把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变成现实
孙贤胜:最近这些年,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从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开始,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成为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各国政府非常重视。上合组织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比如,去年巴基斯坦遭受的洪灾,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其中一个背景原因就是气候变化。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我们的成员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是有明确共识的,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同时在上合组织框架内,通过合作共同应对我们这个地区气候变化所面临的挑战。在阿斯塔纳峰会上,我们的领导人还作出了一项决定,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小组,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常态化机制。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相关方面指导、促进成员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合作。比如冰川保护、山地的保护与发展、咸海的治理,这些都是国际性的难题,与气候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成员国在这些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
孙贤胜:从目前发展的情况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确实很大。我们也注意到,在阿斯塔纳峰会上,上合组织又宣布2025年为上合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年”。那么在2025年乃至以后,上合组织又有哪些工作计划和安排?
张明:的确,在今年7月份的阿斯塔纳峰会上,我们的领导人作出一项决定,把2025年确定为上合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年”。我想它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在上合组织的合作议程上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体现了我们的领导人、我们的成员国对于如何让我们懒以生存的地球清洁、健康、稳定、和平地发展,所表达的一种期待和使命感。
上海合作组织多年来给予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今年我们的轮值主席国是中国,中国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有着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在减贫方面的成绩可以说是备受国际社会瞩目,这对上合组织也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这些年来我们无论是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还是在环境领域,都是在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包容发展、社会的公平公正,以及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创新发展、创新驱动等。所有这些领域都有很多具体的共识、具体的合作文件,上合组织都在推进落实中。
孙贤胜:阿斯塔纳峰会还通过了若干重要文件,包括《2030年前经济发展落实行动计划》《2030年前能源合作发展战略》,以及《投资者协会章程》等,想请您介绍一下,未来上合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推动对话与合作的主要理念和工作思路是什么?
张明:我想可持续发展也好,绿色发展也好,环境保护也好,对于上合组织来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持续努力的过程。
首先上合组织在这些领域的努力是不会间断的,同时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轮值主席国,前不久专门发布了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里边也充分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所提出的工作口号是“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我想其中的关键词就是行动。
中国作为创始成员国,多年来对上合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作用不仅仅在于取得共识、达成相关文件,更重要的是把文件化为能够汇集到我们各个成员国、汇集到各个成员国老百姓的具体措施、具体行动。
我想接下来,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从高层进行规划推动;另一方面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把这些共识变成现实。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